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叶琪将《青花瓷》整首歌从开头的主歌部分,到高潮的副歌段落,再到结尾的收尾余韵,仔仔细细地讲解示范了一遍。
他从每一句歌词的发声技巧,到情感的递进表达,乃至演唱时气息的微妙控制,都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
看着伙伴们若有所思的神情,叶琪才微笑着说道:“好了,大家按照刚才我说的,自己去练习练习吧。”
言罢,伙伴们纷纷散开,各自找了个角落,开始小声哼唱、琢磨起来。
待众人走后,王诗雅才走到叶琪身边,带着一丝好奇的开口说道:“大琪,你刚刚示范的这种唱法,实在是太独特了,简直前所未闻。”
她稍作停顿,努力回忆着叶琪演唱时的每一个细节,继续说道:“而且那些歌词仿佛会烫嘴一般,你唱起来非常的快,甚至有几个地方,歌词几乎是一带而过,我根本没听清楚你到底唱的是什么内容。”
王诗雅作为音乐总监已经多年,听过的歌曲风格多样,各类唱法也她都有所涉猎,但在她过往的认知里,歌曲的演唱大多追求歌词的清晰传达,演唱者往往会将每一个字的发音雕琢得精准无误,以便听众能够轻松理解歌词所蕴含的情感与故事。
然而,叶琪这次示范的这种唱法,却像是打破了常规,另辟蹊径,一时感到既新奇又有些摸不着头脑,所以她迫不及待地向叶琪寻求答案 。
叶琪听了王诗雅的疑惑,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耐心解释道:“这种唱法其实是借鉴了一些说唱的技巧,它并不是为了让歌词每一个字都清晰可辨,而是要营造一种整体的氛围和韵律感。就像《青花瓷》这首歌,它本身就充满了诗意,我们在演唱时,适当加快节奏,模糊一些字词的发音,反而能让听众更多地去感受歌曲所传达的那种朦胧的意境,就如同在江南的烟雨中,你看远处的景物,虽不那么清晰,却有着独特的美感。”
王诗雅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对叶琪的敬佩,不过嘴上却打趣的说道:“这话幸亏是出自你口,要是出自某个不知名的歌手和制作人之口,绝对被别人喷死。”
叶琪听闻此话,不自觉的笑了起来,心想,王诗雅所言极是,有时候不得不说,名气是个好东西。
遥想当年,周董初出茅庐,也曾因为这种吐字不清的唱法,引得众多诸多评论家在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上对其进行嗤之以鼻的辣评,认为这是对传统音乐审美标准的公然挑战,是难以被接受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