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感觉到奇怪,他本身也是爱好文学的,知道一首传世佳作的价值,况且赵东川还年轻,未来潜力无限,值得馆长这样捞人。
田福堂和孙玉亭、金俊山等人可不懂这些,啥东西,写了一首编的娃娃诗,就可以直接调动到地区文化馆了?听有一些人在邮递员口中听说,润笔费都有20块?乖乖!!!
这一下子可让村里的孩子们遭了殃了,本来还可以没心没肺的玩闹的,结果受到刺激的家长一下子跟打了鸡血一样,在往后的日子里纷纷逼着自家孩子们要好好读书。
连那些已经不上学的娃娃们,也没能逃得了,都被逼着去上学了,家里人都希望自家孩子也能写上几篇,不但可以调动工作,还有钱拿。
无形中,这倒让双水村的教育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长大后,这一批娃娃里也出了不少能人,就是赵东川一下子成了全村孩童的“天敌”!!!
面对贾冰的邀请,赵东川没二话,直接同意了,本来写诗投稿发表的目的就是为了走出去嘛。
赵东川就是一个“世俗”的人。
贾冰带着满意的答复回去了,准备办理赵东川的调令,白明川也对赵东川一阵鼓励,说“后生可畏”之类的话,得空了要请他喝酒,他本身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
村里其他人一下子跟看“大熊猫”一样,家家户户都要来他家看稀奇。
此时的破窑洞迎来了它有史以来的高光时刻,从未如此热闹过。
时不时的串门,搞得赵东川都没办法把系统出品的大米拿出来煮饭吃,只能做模做样的拿出大队分的高粱米准备煮饭。
这时候,田福堂田书记来了,邀请赵东川去他家吃饭,这可真是帮他解了围,估计田书记也看出来了,所以过来主动邀请。
还别说,田书记这眼力劲没的说,难怪换了那么多公社领导,他和谁都能保持热乎劲儿。
赵东川把门一锁,就跟着田福堂去了他家。
去的时候,田福堂的婆姨在灶上已经弄好了饭菜,润叶在县里小学教书,润生在县高中读书,都没回来,家里也只有他们两口子。
田书记招呼着赵东川坐,还问他喝不喝酒。
“田书记,不用这样客气哈,我还得谢谢田书记你帮我解了围哩”
“那些人没见过世面,竟是瞎胡闹,来来来,吃菜”田福堂招呼道。
“我是真没想到,你还能有这出息,前些天少安还跟我说你干活也卖力了,今天又来这一出,看来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