刃拿下城池。我在给陛下汇报时也提及了你的贡献,不久就会得到嘉奖。”
王贲闻言稍有平息,脸色缓和,但仍有些不满:“我征战数日,疲乏不堪,要在阳关城内休整,下一座城池请军师另派人攻打。”他态度坚决,不愿再战。赢欢理解道:“大将军确实不易,你们在此好好休息,下一次任务我会另选人选。”
赢欢心想,这座小城就让你差点儿全军覆没,虽靠张良的智谋挽回,但失败的可能性仍令人担忧。这点功劳就让你沾沾自喜,看来你还不了解我的实力。接下来,我要让你见识到没有你时,我能培养出多少优秀人才。安排好阳关城事务后,赢欢留下主力部队维护秩序,自己则计划对付囚徒军,以立威。
在赢欢的认知里,项羽初识范增时,对其言听计从,尊称“亚父”,显得谦恭有礼。然而,等到功成名就,项羽对范增的建议逐渐无视,表现出傲慢的一面。
范增在鸿门宴上多次暗中示意要杀掉刘邦,但项羽始终装聋作哑,迟迟不下命令行动。范增被气得怒不可遏,竟当众挥剑砍向刘邦送来的玉璧,以此表达对项羽不听劝告的愤慨。范增性情急躁,一旦动怒便有辞职回家之意。
项羽对此毫不挽留,只淡淡地说:“你走就走,我懒得留你。”
然而,在返回家乡的路上,范增却不明不白地去世了,连家门都没踏进一步。史书中对于范增的 并未详述,赢欢推测,这必定是他人下的毒手。因为若是疾病突发,为何偏偏在回家途中发作,且如此巧合。
实际上,楚汉双方都有可能派人行刺范增,因为他是一个极具价值的战略家,既不能为己所用,也无法被对手轻易放过。因此,范增的死亡是必然的结果。赢欢倾向于认为汉军更有可能下手,毕竟史书由胜利者撰写,可能会偏向于记录对他们不利的信息。
即使没有恶意编造,只要涉及项羽的负面事件,史书也会如实记载。然而,在项羽本纪中并未提及杀范增之事,因此赢欢断定这不是项羽所为。
赢欢看着远处作为先锋的刘邦,决定让他上前吸引敌 力,以此向张良展示现实情况。“刘邦,你带领五千人作为先锋,迅速穿过山谷。若遭遇大规模伏击,能撤退则撤退,若不能,派人传信告知我,我会在后方接应。”他下达命令。
“明白。”刘邦尽管表面上爽快接受,内心却颇感不悦。以往在沛县,他才是发号施令的人,如今却被当作棋子,让他冒险,这让他一时难以适应。
刘邦暗自发誓,终有一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