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甚至那翠绿的车厢,都远远超乎了他的想象。今日,秦国有位老师竟言,这一切都出自国师之手,因此秦国才蒸蒸日上。
项羽已然无言以对,其他人更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有个汉子刚买的红薯在手中,他看看手中的红薯,又看看讲台上白发苍苍的老者,忍不住低语:“这真是国师赠予秦人的礼物……”红薯的触感并非虚假,而蒸汽火车他也亲眼所见。
项羽环顾室内,几乎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期待的神情,他们沉浸于秦国迅速发展的喜悦中,享受着每次革新带来的便利。田间的龙骨灌溉车、丰收的红薯与大米……
很多时候,尽管人们难以置信,但亲身体验到的一切,远超过他们的想象。一名十四岁的少年站起身,眼眶微红道:“先生,您的见解真是一针见血!
.
:“多亏了国师,哥哥的疾病才得以治愈……”
“若非那些红薯和大米,我可能永远也无法再见哥哥一面。”……
“母亲告诉我,是国师带给我们食物!哥哥回来时告诉我,秦国确实有一位国师在庇护我们!”说到激动处,少年抽泣着擦去泪水,“我们一家才能团聚。”
“我出身贫寒,无钱读书,幸亏秦国开设书院,学费全免。”少年泪目感慨,“若非大秦和国师,我恐怕连学习的机会也没有,恐怕仍在家中田间辛勤劳作!”
……
听到此话,众人皆感慨万分。
或许是想到相似的经历,他们的表情复杂,低头陷入沉思,心底涌起感激。“多谢国师,多谢大秦!”
青年感激道:“国师设立学院供我们求学,实乃大恩!”众人闻言,也满怀感激地起身。“感谢国师,感谢大秦!”
“若非国师,我此生或许无从求学……”“我亦是!”
“你们谁有国师的亲笔签名?”
“我哪里有?至今未见国师一面!”课堂上议论纷纷,人们对国师的恩德赞叹连连。
人群中还有一些人争论国师的模样,希望能得到画像以供供奉。眼前的景象让项羽感到震惊,显然大秦国师已深入人心。
许多人坚定地支持国师,他们虽未曾真正见过国师,却如此忠心耿耿。这让项羽心中疑惑,既然有国师,那么他究竟身在何处呢?
.
:
项羽决定刺杀嬴政
对于国师的居所,项羽其实已有了初步猜测。
他曾跟踪王贲,见他穿平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