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嬴政想到,秦国很久没有推广普及教育了,“大秦需要一本普及识字的课本。”他意识到,大多数百姓因缺乏教育而成为文盲。他决定让博士们从基础识字教学开始,并承诺待学生们掌握了基本技能后再教授其他知识。“冯卿,那些地方的其他学院也要免去学费。”冯去疾应允,面带微笑。
看着桌上的秦国地图,嬴政心潮澎湃,他立志将书院遍布全国每个角落。“冯卿,我们的大秦将来将满是读书人!”他感慨万分。
由于民众大多文盲,识字读书对他们来说已是难得的恩赐。因此,嬴政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书院,以消除文盲,推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而这背后,赢欢起到了关键作用。若无赢欢,秦国的文事发展可能会停滞不前,甚至困于识字阶段。赢欢的到来无疑为秦国带来了光明的前景。
冯去疾深感赢欢的不凡,赞叹道:“陛下,国师赢欢真是了不起,能想到这样的方法!”负担全国百姓的学费,这无疑是壮举。此前,无人敢于尝试。
嬴政微笑着赞同:“确实如此。”
现在还在寻找那位国师,这本身就如履薄冰,是实实在在的风险!项羽虽有微词,却未多言。他明白叔父担忧的是他们这群人的安危。然而,自亲眼见识过大秦国师展现出的实力后,那犹如针扎般的冲击深深刺入了项羽内心。他怎能甘愿放过这个人?
此时,齐国贵族提着蔬菜,对项羽提议:“大哥,这些大薯价格优惠,买些尝尝吧!”项羽心生厌烦,知道这些大薯也是出自国师之手,这让他对楚国无法战胜大秦的想法更加笃定。他敷衍道:“你们自己买吧,我不吃。”其他人并未留意,径自购买了许多。
项梁心神不宁,漫不经心地浏览着周围的街道,突然皱起眉头。“那是什么?”
项梁突如其来的疑问吸引了众人的注意,他们转头看向项梁所指的方向。眼前赫然出现了一座新建的书斋。项梁对此感到疑惑。
看见附近百姓欢天喜地将孩子送到这所书斋,项梁问道:“这书斋是什么时候开始教授学问的?”齐国贵族边说边咕哝:“大概是为了让那些贵族子弟入学吧。”
大秦的法律素来严苛,只有一小部分机会留给底层民众。项羽觉得这很讽刺。他本想借此机会批评秦法刻板,缺乏灵活用人之道,但突然注意到书斋门口贴着一张公告。
公告上写道,无论贫富,所有百姓都有入学的权利。鉴于书斋的独特性质,暂时只接纳贫困子弟入学,且所有学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