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的身后事上肆意宣泄自己的悲痛。
朝野又一直有传言两人并不是亲生母子,且太后母族早些年还牵扯进逆案,明眼人都知道这对母子早就是貌合神离,就如郑庄公与其母一般,现在又出了这档子事。
偏偏端淑长公主,又是太后的亲女儿。虽说于公于私,于情于理,都没有让大清的公主丧夫后还被杀夫仇人扣在异乡的道理,但是这当口,提出要接回太后的女儿,会不会惹怒了皇上,甚至引起反效果?是不是应该等一段时日,等皇帝走出了丧子之痛,能够理智对待与太后相关的事情,再提及此事?
而皇帝,他既不想明晃晃地把端淑长公主弃之不顾,承担不孝不悌的骂名,又不想冒着触怒达瓦齐的风险强行接回端淑长公主。设想要是达瓦齐真的作乱,他赔了公主又折兵,同样要背上糊涂昏聩、因小失大的骂名,所以才弄了这一出,既可以避免决策,顺便还能把如懿搪塞过去。
现在两名阿哥提出此事,又有这几名近臣附和,他顿时不高兴了,朝会上不好发作,下了朝却立刻把永璜和永璋叫来斥责一番,让永琏也过来听着。
永琏听完,道:“皇阿玛,大哥与三弟是希望皇阿玛一全兄妹之情,孝悌之义,然而皇阿玛夹在国与家,公与私之间,往往两难。”
皇帝顿时满意,问道:“那么,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啊?”
永琏道:“儿臣以为,皇阿玛既然已经回绝了达瓦齐迎娶端淑姑母的请求,那么达瓦齐还将姑母扣在准噶尔境内,这便是想将端淑姑母当成人质。设若将来准噶尔果有兴兵之事,大清将士势必顾虑姑母而束手束脚。达瓦齐多一枚棋子在手,是助长了他的气焰,陷大清于被动。”
其实永琏表达的还是要把长公主接回,但是这个说法在皇帝听来就悦耳多了,而且确实有道理。
他于是接着问:“然而,若是强行接回端淑长公主,会不会当下就惹怒了达瓦齐?”
永琏道:“达瓦齐本系别支,兴兵作乱,自为台吉,实为篡位谋逆之辈,名不正言不顺,才会想着迎娶端淑姑母,以额驸身份巩固地位。若是这个当口兴兵,届时后院起火,再出个与他一般的台吉,达瓦齐又当如何?他既然能攻杀多尔扎,想必懂兵法,应是知道‘主不可因怒而兴师’的道理的。”
皇帝听了永琏之言,陷入沉思。
而太后,从永璟生下来到过世这段时日就没有一日顺气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懿都四十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