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德好奇道:
“唐先生也在衡山住过?”
唐寅道:
“住过,那时我受人牵连,无法再进科场,失意落魄之下,就起了游历千山死于道中的念头。却因缘际会,结识了两位隐士,他们便向我透露了真正的江湖。
我回心转念,想弃文习武,欲拜那两位隐世高人为师,不料他们正被仇家追杀,无暇顾及我,此那分别之后就再没听到过他们的消息了。
受他们的鼓舞,我心怀希冀,便四处拜访名山。第一处就先去了天台定光寺,可大师们只留我住下,却没有收我入门。迁延数月,实在无法,我就离开又去了雁荡山。
不料恰逢雁荡山大战,山上山下,刀山火海,吼杀彻夜。
一场变故下来,雁荡派山宗门凋敝,我也险些身死,幸得雁荡派的一位老哥把我救下,这才逃过一劫。”
听到雁荡山,向大年来了兴趣,开口道:
“雁荡山那一战我听师长们说过,雁荡剑派九百多弟子一昼夜之间战死大半,余下三百来人个个带着重伤。
第二天他们清理好山门,殓葬亡人尸骨,把白幔魂帆挂上,却不料才到夜里又被数百个江湖左道再次偷袭,又是一场惨斗,众弟子长老死伤殆尽,险些就断绝了传承。”
米为义凝重地点头道:
“是啊,听徐师叔说那时的雁荡山十分强盛,不在我五岳剑派巅峰时的任何一派之下,不料也步了咱们五岳的后尘,因一部功法被魔教偷袭围攻。”
雷祖耀也听说过一些秘辛,便道:
“雁荡山确实可惜,多好的一个大派啊!交友无数,可却没有坚实的盟友。五岳中的华山逢敌时,其余四岳不遗余力地去救,这才保全传承。雁荡山逢敌,虽然也有不少人听到消息过去救援,但大家到底还是有所保留。”
向大年大声反驳道:
“不!你错了,不是各派没有尽力去救,而是雁荡山消息不够灵通,无法早些知道消息,自然也无法更早地求援以及备战。
我们五岳剑派与雁荡山交情甚笃,在雁荡山刚发出求救信时其实早已经出发,已经跑在半道上了。并且我们还提前发信向别派请援,这一点龙虎、茅山、南少林都可以作证。
但因为离得远,我们五岳一时间赶不到,并且我们发出的信也被拦截了不少,最终各派还是没能赶上第一波大战。
茅山、天台山、武夷山、南少林是离得更近的,但他们一心隐修,未参与多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