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又一列搭载着被帆布遮住的重型军用装备的军列快速的从一侧的铁路线上穿过,长长的火车在铁路一侧看去几乎望不到头。
这是胡德堡会战失败后的第3天,随着南部战线的全面崩溃,指挥中枢夏延山被敌方合兵后闪击攻破,孤星米国高层政权最终选择执行起了保存实力的退守计划。
大量的士兵以及武器装备被通过西北方向仅剩的铁路网络运输至了米国西海岸的西雅市海港,这座城市虽然在核战期间遭到了核弹头的直接打击而被荒废,但随着米军的撤退行动,这处位于西北位置的海港城市再一次变得热闹了起来。
同时,为了执行退守计划,米军将剩余的所有海军舰队以及舰船全部合编构成了,一支由四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以及上百艘驱逐舰巡洋舰等各型战舰共同组成的超级舰队。
因为米军接下来首要前往的区域便是其在核战争中保存最为完善的夏威群岛区域,所以这支新舰队便沿用了太平洋舰队的名称。
对于米军的大规模撤退行动,已经全面占领南部区域的千年帝国进攻部队并没有予以阻止,他们的部队就看着米军的各个武装部队通过北方贯穿米国的铁路网络一支又一支的撤退离开。
并不是千年帝国的进攻部队不想将这些米军吃掉,而是在经过闪击作战将米国南部的区域占领下后,千年帝国派出的这三支集团军级部队已经达到了他们推进的作战极限,这也是其为什么会选择将闪击的最终目标定为米国南部的夏延山指挥中枢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是在千年帝国从南部三个方向向米国发起全面的入侵作战的同一时间。
米国的飞地领土北阿拉斯州也同时遭到了一支武装组织的全面入侵,而与千年帝国的脆辣标识不同的是,进攻北阿拉斯州的这支武装所打出的则是来自北边的新熊联旗帜。
不错,核战后脱胎于熊联邦的新熊联,趁着米军防御重点放在南部防线的时候,集结起了一支相当庞大的登陆部队穿过了白令海峡,一鼓作气的便打上了米国的北阿拉斯州。
米国最终还是和这个曾经意淫了数十年的最强大对手正面交上了手,只不过腹背受敌的孤星米国显然已经没有了其在冷战时的强大战力,核战后幸存部署在北阿拉斯州的米军部队面对登陆而来的一眼望不到头的钢铁洪流,最终在象征性的打了几场反击战后便被完全击溃。
因此,当前南部区域的全面沦陷以及北部阿拉斯州的沦陷的孤星米国正在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多个方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