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的麻烦,毕竟之间你所展示的才识,只在我们几人之间传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朝中官员大多都属于眼见为实的主,毕竟陈兄弟你现在……呃……二十出头的年纪,若不是我与你这段时间以来的接触,是打死也不会想到你的才识可以横跨古今!”
“因此,经过我的全方位考虑之后,认为对你进行拔苗助长要不得。”
“再者我记得你之前有一句话说得好,是金子总会发光!我相信陈兄弟以你的才能,假以时日,定可以让朝中的众人信服。到那时,朝中除了皇帝这个职位不能给你,其余任你挑选!”
话落,
朱棣微微颔首,有些紧张的看着陈羽。
他担忧陈羽因方才自己的一番话,而心生不满。
毕竟在奉天殿内还兄弟长兄弟短,可真牵扯到了官职分配这种落到实处的利益时,却啰哩巴嗦讲了一大堆大道理,不仅如此最后还不忘画下一个大饼。
可朱棣的一番话,确实是深思熟虑才说出。
至于画饼则更加不可能,毕竟陈羽不是朱高煦,这是他很认真的说辞。
只不过,这终究只是站在自己思考出来的结果。
他不清楚陈兄弟能不能理解他在这方面的难处。
朱棣紧张的观察着陈羽的表情变化,若陈羽表现出不满的神色,大不了他就在这个计划上再做调整。
只是陈羽听完朱棣的这番话之后,并没有表露出丝毫的不悦。
反而一边做出深思模样的,一边深表同意的点了点头。
其实这里面牵扯的弯弯绕绕,只要朱棣提出来,给陈羽一点时间思考,他就能够想明白。
所以,
陈羽将朱棣的顾虑与权衡在脑子里面过了一遍之后,认为老朱经过这段时间与自己的接触,在政治上的觉悟有所提升。
在兄弟情与大局面前,依旧能够沉着冷静的选择了最恰当的一条路。
就像方才朱棣口中所说的那样,虽然目前朝中的官员分为许多势力,可是总的来说眼前的时期,朝中只有两派:
建文旧臣与燕王党。
也可以看作是文臣士绅与武将勋贵。
首先,
这些建文旧臣大多是从洪武时期延续下来,都是洪武帝在能力等各方面,为后世之军挑选的治理国家班底。
这些官员分布在朝中各个部门。
哪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