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想法很简单,像陈羽这样的经天纬地之才,并且还拥有着仙人才识,让其给那几个皇孙当老师,简直是古今都不曾有过的事情。
在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他就深感对于后人教育的重要性。
如今坐上皇位,他对于后人教育的重要性,不仅没有丝毫的减弱,反而愈发感到忧心。
毕竟,他可以保证自己能够高标准的要求自己,但终有一天,皇位要进行更迭。
若不紧抓后世儿孙们的教育,万一出了一位像建文那个小王八蛋的家伙,骨肉相残、用人不当,那就悲剧了。
朱棣不想让靖难之役,发生在自己的后世儿孙身上。
所以他相信,凭借陈兄弟的教学,能够避免。
毕竟,在陈羽的教学下,朱瞻基连闲暇时间爱不释手的斗蛐蛐,都逐渐放弃。
由此可见,一位好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将非常深刻。
所以,朱棣听见陈羽拒绝继续担任老师这个职位,他直接反手就是一个太孙太傅的头衔按过去。
这相当于直接将陈羽与朱瞻基绑定在了一块。
如此一来,他这一脉的后人,在教育上就有了保障。
朱棣今后也可以在后世儿孙的教育上,少花些精力,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家国大事当中去。
……
朝中六部尚书是正二品官职,而太孙太傅却是一品。
但本质上是虚职,并无实际权利。
放在后世,相当于副国级。
所以,哪怕太孙太傅的这个职位是虚职,可背靠太孙,其余官职看见了,也要给他三分薄面。
历朝历代能加太傅头衔者,无一不是大人物,战功赫赫,评定一方;又或者是朝中重臣元老。
……
老师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后,陈羽脑海中想起了之前自己曾经找到过老朱,一同做了一个生意。
奢饰品:精盐!
像是蜂窝煤之类,毛利率太低,陈羽自动进行了剔除。
而精盐可与那些东西不一样。
精盐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盐,看似只是一个普通的调味品,实际上却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俗话说,“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
盐不仅是烹饪的必需品,更是国家的重要资源,立国之本,却具有货币价值。
盐在精盐提炼技术没有普及之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