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强大。
陈羽顿了顿,继续说道:
“我曾于敦煌经卷的飞白里泅渡千年墨色,亦曾于历史长河的褶皱中淘洗文明沉沙。”
“老朱,那个世界中,大明已经成为过去,但你迁都时所建立的紫禁城,我却真真实实的见过,甚至还曾亲手抚摸过那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陈羽挺直了脊背,目光灼灼的看着朱棣,肃穆道:
“永乐大帝,朱棣,其实我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认识你了,在那个时代历史的史书上,不止一次见过你!”
话落,
朱棣整个人面无表情的坐在龙椅上,但是一股难以言喻的寒意,从他的脚底板直冲天灵盖,让他不由自主的浑身打了一个冷颤。
饶是如此,他除了静静的坐在龙椅上,再无其他动作。
人们通过后世史书对永乐帝的记忆,一直停留在一位强势的帝王,一位高高在上、睥睨众生的帝王。
威严与封狼居胥是人们提起他时,脑海中就会不自觉冒出来的印象。
而事实也是如此,永乐一朝的永乐帝朱棣,就是这样的一位帝王。
可是现在,他正坐在奉天殿龙椅上,身穿龙袍,与他这小半年以来结交的好兄弟,谈论着仙界。
而当朱棣从陈羽口中听见后世的事迹,与他自身的命运轨迹,已经成为史册时,那种感觉无以言表。
“我的事迹出现在你的梦里,不对,是后世六百年的世界,这……怎么可能?”朱棣沉默良久之后,嘴中轻声的质问。
但话出口的那一瞬间,他的双手微不可察的轻轻颤抖着。
有一股他自己都不愿意承认的惧意,悄然出现在了心间。
朱棣自幼学武,年纪轻轻的时候就被洪武帝封为燕王,镇守北平,再加上靖难之役等等一切,使得他的人生阅历非常扎实。
而这扎实的阅历,早已让这位永乐帝练就了坚如磐石一般的心境。
这种心境是他对外界环境与规则的认知!
如今,这种认知,悄然裂开了一道微不可察的缝隙。
而这一道裂开的缝隙,注定会演变成一颗种子!
这颗种子,名为命运!
陈羽看着朱棣一副强装镇定的样子,沉思半晌之后,继续解释道:
“老朱,这种事情其实不是很离谱,历史上很早之前就有过记载。”
“像是东晋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讲述了武陵渔人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