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顿时眼睛一亮,不管怎么说,自己虽然有死皮赖脸的的成分,但是目前这个事情好歹让他看见了搞头。于是他松开了抱住陈羽的双手,又再次板板正正的坐回到了椅子上。
“陈兄弟,你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即可,但故意刁难那可不算。”
朱高煦对陈羽与自身才智的差距,还是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毕竟如果说智斗的话,恐怕就连道衍大师都不能说取胜,放眼整个大明亦是如此。
如果玩智商题,那自己真没有回答的必要了。
所以他提前给出了一个限制,这样的话也算强行将二人尽可能拉到了同一水平。
陈羽摆脱了朱高煦这位大傻春之后,整理了一下自身的衣服,淡淡的说道:
“对兄弟,那种趁人之危的事情,我还是不屑于做的。”
朱高煦听后总感觉哪些地方不对劲,但又说不出来。
于是只能耐着性子听陈羽接下来的发言。
陈羽继续说道:“我知道京师之地许多权贵家庭子弟都喜欢练武,平日里会三五成群的去郊外打猎射箭,这是练武的一种用途,还有一个固然就是最开始说的强身健体。”
“其实说到底无非就是他们娱乐的一种方式,如果这样的做法放到普通士卒身上,那是万万不行的。其中的差距就一个词:‘效率’!”
“效率?”朱高煦一愣,他挠了挠脑袋,有些没有理解陈羽说这番话是什么意思。
陈羽道:“朱兄,就像你之前口中所说练武可以杀敌报国从而获得功绩,对我而言如此,对于普通士卒而言也是一样。但将一位新兵训练成一位可以久经沙场的老兵,时间成本实在太过于漫长,也就是效率低下!可以说没有个两三年是万万做不成的。”
为何说土木堡之变是大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士卒的训练成本就是一个重要因素。
土木堡事件之后,大明损失惨重。经久沙场的老兵与将领几乎损失殆尽,以至于后来再也没有像朱棣与朱瞻基时期大规模征伐漠北的情况出现。
一个普通士卒训练需要数年的时间;可如果是一个能指挥全局的大将,最少也是十年起步。
而且就算训练出来了,没有经过战场的洗礼,本质上依旧是一个新兵。
冷兵器时代,老兵在战场上所能带来无论是士气还是战力,都远远不是新兵所能比的。
所以那一战之后,大明军力方面,只能由最开始的攻方,转换为了防守的一方。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