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里的pH试纸,淡黄色的纸条浸入泥土,渐渐洇出刺目的橘红——酸碱值4.8。
";化肥用多了。";田田举着检测仪闯进堂屋时,父亲正往记账本上画正字。液晶屏的蓝光映着墙角的化肥袋,尿素标识在阴影里若隐若现。";胡扯!";父亲把搪瓷缸跺在桌上,深褐色的茶渍在玻璃板下蔓延,";你爷爷那辈就开始这么施肥。";
考察的过程中,田田用手机记录了张晓宇制作肥料的过程,配方,并带了酸碱度试纸测量等工具,搞得张晓宇一脸懵逼,他问田福这是谁呀?田福说我姑娘刚大学毕业,别担心,她是学音乐的,不会偷走你的技术。
田田有些生气,觉得父亲太过固执。但她没有放弃,回去后找了更多资料,还联系了农业专家。专家告诉她可以先取少量土壤样本寄过来分析一下。田田照做了,几天后结果出来,确实是化肥过量导致土壤酸化严重。
田田拿着报告再次找到父亲,这次她心平气和地解释。父亲看着报告,沉默良久。最终,父亲叹了口气说:“也许真的该试试新办法了。”
田田从父亲那里了解到当地的有机肥制造商张晓宇,并联系了他,谈妥了合作事宜,引进有机肥改善土壤。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土地状况慢慢好转。
菜籽因为到春寒大大减产,田田吸取了经验,对后面的农作抗倒伏,农作物进行根系固化,对于农产品种的筛选,她多次搜索资料,去田间观察,拨打电话和农科所联系……田福很惊讶,田田一个文科生,能够投入这么多精力做这么多的研究工作,有些知识连田福自己都没听说过,比如说草木灰、腐殖酸、纳米材料包覆,基因编辑微生物等。
原来种田远非想象中那般简单,它实则是一项举足轻重的科技工作。脚下这片看似普通的土壤,实则蕴含着无尽奥秘,每一寸土地都是一座值得研究和探索的宝藏。首先从土壤土壤说起,从酸碱度到肥力,从透气性到微生物群落,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农作物未来的生长。
种子的选择同样不容小觑,这是丰收的源头。挑选种子,犹如在浩渺星空中寻觅最亮的那颗星。必须考量种子的抗病性、适应性、产量潜力等诸多因素,只为挑选出最适宜这片土地的“希望之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在播种之后,育秧环节又是一场精细的艺术创作。秧苗在悉心照料下逐渐成长,无论是农民还是田福还是田田都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