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九要,条条而下,立于水,坚于城,俨屋舍,宽歧路。
\n
猎兽患平,百姓无扰;兴工拓业,百姓生谋;睦邻友好,亦须雷霆;有以上者,国方初定,可兴农业,因地制宜,除以根茎,腐之粪膏,具节气星官而用,从农经百类而演。
\n
授时进播,以牛马犁用,无则锄锹,国君亲耕,先定方亩,再行垄作,不患水旱。
\n
植种先筛,以盐水浸夜,浮上尽去,取下入地,覆之熟土,天渥人灌,三五除草。
\n
即至生,以蜂蝶诱之,无则人作,蕊有雌雄,须多分辨,择绒雄粉,授与雌蕊。
\n
再到入秋,以祈稷开镰,国主亲下,取新制酒,供奉祖宗,开寺予问,为民扫冬。
\n
如此,国家社稷康定,百姓安土重迁,世代居而故用法,以息矛盾,是以再行三法要略。
\n
三法何也?家行曰宗法,国行曰律法,天下行曰礼法。
\n
是以一家不扫何以扫国朝,一国不扫何以扫天下。
\n
上下一体遵之,秩序井然,天下可定。”
\n
鲁父看完,回想之前辛屈曾经写给他的其他书,忽然就弄明白了,辛屈写的这本是嘛玩意儿。
\n
就是封建地方的傻瓜教学。
\n
从开始建立封地与方国,就需要重点观察水、山、森,第一点最重要,有水才能生活,至于山、森,则是添头,有山可以据险,有森可以营垒。
\n
然后才是考虑路、兽、工,开路可以与外边沟通,也可以内部沟通,以此来获得内外资源的流动。有狩猎野兽或者放牧渔猎,可以获得皮毛和肉食,壮大自己,保暖过冬。至于工,这里指的是改造能力,并不是简单的技术发展,鲁父很明白,燕国能快速壮大,辛屈弄来的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