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唱歌相当于是骨架。就算是不懂音律知识的局外人,心情愉悦之下哼着的小调也可以算作是作曲雏形。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写一条人声音轨,就完成了作曲。
\n
而编曲的难度就比作曲高很多了,编曲需要再给旋律加伴奏。这是非常专业的领域,不曾涉猎过音乐行业的局外人很难对编曲插手。
\n
它需要从零到一的练习,也需要和原作的作曲者也一定的沟通。在不改动立意的情况下,重新加多重乐器进去更好的呈现作曲效果。将作曲优势放大,更好的带观众们体会歌曲意境。
\n
一般情况下,如果作曲和编曲不是同一个人。在毫无交流的情况下,作品会产生驳斥之处。
\n
这就是为什么顾璟奕会彩排结束就匆匆下舞台,和乐团老师交流的原因。
\n
十几分钟后,顾璟奕完整地讲述了他写《星辰大海》时候的心境以及作曲思路。现场有些安静,乐团的老师们神色纠结。
\n
毕竟一开始的《星辰大海》原曲只是一首流行乐歌曲,虽然加入了管弦乐这些西洋因素。却也改变不了这就是流行乐的事实,给歌曲用乐团伴奏的几乎都是民乐。
\n
乐团老师们也没给流行乐伴奏过,《星辰大海》百年征途版他们就是按照之前的路子写的。也没来得及思考是不是真的那么适合,反正对于观众们来说只有“空耳好听”与“不好听”的区别。
\n
粉丝们就更不要说了,她们只会集中在顾璟奕那天穿的帅不帅。唱歌时的表情管理,以及吹比罢了。
\n
所以当顾璟奕下台后,为了更好的舞台效果分享自己的创作里程时。乐团的老师们都有些蛋疼,察觉到顾璟奕这边的僵持后。负责这次五四晚会的音乐总监廖宇也走了过来,看看这边出了什么岔子。
\n
了解了事情来龙去脉后,廖宇也有些头疼。
\n
他当然知道顾璟奕提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