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新绿”。
\n
这绿意並非来自未经战火的沃野,而是从翻起的、尚带著焦黑碎块和碎石的新垦地上挣扎而出的嫩苗。
\n
田地边缘,还能看到倾倒的篱笆残骸和未完全掩埋的苍苍白骨,无声地诉说著不久前的疮痍。
\n
而在这片充满顽强生机的土地上,劳作者的身影涇渭分明。
\n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在田地里挥汗如雨的人群。
\n
他们衣衫襤褸,大多是破旧的粗麻布衣,沾满了泥浆。
\n
男人赤著脚或穿著草鞋,裤腿高高挽起,佝僂著背,奋力地挥舞著锄头,开垦著生硬的土地,或是小心翼翼地补种著作物。
\n
女人和孩子则在后面,弯腰捡拾著石块,或是用简陋的工具鬆土、浇水。
\n
不分男女,这些人的脸上刻著疲惫和麻木,汗水顺著黝黑的脸颊流淌,滴落在脚下的泥土里。
\n
这些人,是依附於“旗”的佃农,或是被吸纳的、地位更低的“辅兵”,连旗兵都不是。
\n
他们没有属於自己的军田,只是在旗官或拥有军田的旗军士兵名下劳作,换取微薄的口粮和那渺茫的、成为真正“旗兵”的希望。
\n
他们的劳作,是这片土地上最沉重、最基础的力量。
\n
而在田埂上,或是在地头简陋搭起的遮阳棚下,则站著另一些人。
\n
他们穿著统一的蓝色號坎,虽然也沾了些尘土,但明显整洁得多,並且其腰间大多挎著制式的短刀或棍棒,有的甚至扛著老旧的火绳枪。
\n
他们神情各异,有的懒散地靠著树桩打盹,有的聚在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