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汉军与清军的几次打战中,都有汉军的唐刀,一刀砍断了清军腰刀的战绩。就是在于清军不仅用的土包钢,还是没怎么锤炼过的伪钢,跟铁刀对砍都有些够呛扛得住,何况高猛合金钢刀。
\n
有了新钢炉,暂时不打算推广量产,只在汉军的火器坊内部使用,专门为汉军打造火炮、火铳的零部件,主体的炮管、枪管肯定还得用商城买来的无缝钢管。
\n
“所以,一把全钢刀的造价能达到400到500文钱?”聂宇问道。
\n
负责新钢炉的工匠点头:“这造价已经很低,因为我们有自己的矿山,不用买矿银子,要是其它矿场供应铁矿,造价可能还得变高。”
\n
“……先造开弹吧!图纸我回头给你们,你们试试看能不能做的出来。”
\n
聂宇想要自给自足,靠自己炼钢做兵器,但听完了工匠汇报的造价成本,瞬间就没那个想法了。
\n
400文一把刀的造价,还是去掉了矿的成本,太贵了,比他开挂买的都贵。
\n
有这钱,不如直接买,还是让他们先去造炮弹吧!
\n
倒是蒸汽机那边发展还挺快,因为完全没有什么瓶颈,任何设计上的瓶颈,都有图纸帮他们规避掉了,也不用跟欧洲人那样去走弯路试错。
\n
最多就是受限于时代的工艺水平,许多核心部件都无法解决,只能寻求平替产物,比如行星式齿轮,工匠们压根不可能靠手搓出来。
\n
聂宇可以买来齿轮,但总归是要投入量产的,而且买来的齿轮也得跟机器相匹配才能用。
\n
工匠们日以继夜改进下来,接连解决了调速器、活塞、密封隔热在内好几个问题,将蒸汽机的动力提升数倍,已经很接近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人蒸汽机的动能功率。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