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交通发达,地理地势优越,可以说是全省经济军事重镇。
\n
可它同样也太南了,还是新占之地,内部的官员行政班子以及外部的军事系统,都还没来及搭建起来,迁府的问题暂时不用考虑。
\n
经过重新调整规划,汉军辖境新的行政区划如下:
\n
荆州府(陪都),辖管宜都、枝江、松滋、公安、石首、监利、江陵(附郭)六县。
\n
岳州府(新都),辖管华容、临湘、平江、湘阴、巴陵(附郭)五县。
\n
澧州,辖管安乡、安福、石门、慈利、永定五县。其中永定县属于新降,因为常德没了,永定县令自觉应该守不住县城了,便献城投降,汉军地盘推进至龙爪关,与湘西的永顺府隔关相望。
\n
常德府,辖管桃源、龙阳、沅江、武陵(附郭)四县。
\n
长沙府,辖管益阳、宁乡、湘乡、湘潭、浏阳、醴陵、善化(附郭)、长沙(附郭)八县。
\n
衡州府,辖管衡山、安仁、耒阳、常宁、衡阳(附郭)、清泉(附郭)六县。
\n
桂阳州,暂时不辖管任何县,为大将军府直隶州,为后面的采矿铸钱做准备。
\n
汉军重新制定的这个行政区划,与清廷的行政区划略有些差异,比如湘阴县就被从长沙划给了岳州,而且长沙、衡州也分别缺了攸县、酃县、茶陵州,桂阳州同样缺了所领的嘉禾、蓝山、临武三县。
\n
这些缺掉的县州地盘,纯粹是地方上也有义军出现,汉军暂时没空搭理他们,索性就先放着不管,让他们自由发挥,也能把当地的地主士绅给慢慢清理干净。
\n
待到汉军消化了手里的地盘,接着再尽出大军,把已经清空地主的地盘拿下来,顺带把那些义军能收编的收编,不能收编的统统驱赶出去,让他们继续去新的地方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