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能少》也会拿最终大奖金狮影片奖。
\n
其次这次也是沾了华人评审团的光,比如今年评审团里就有张曼玉。
\n
而最重要的,也是得奖官方获奖理由。
\n
那就是《不醉》的创新性和实验性。
\n
威尼斯电影节和其他欧洲两大电影节的评奖侧重点不同。
\n
戛纳更为注重电影的艺术性,倾向于电影艺术本身,并且,戛纳电影节很有法国新浪潮时期那股对作者风格的重视,往往一些很酷、很风格化的影片都能够获得殊荣。
\n
柏林电影节有着“艺术与商业并重”的特点,电影的视听语言偏向于写实,比较有社会意义,但不管怎样,其评审风格很难像戛纳电影节那么注重艺术性,而是在平衡商业与艺术当中,寻找最符合政治正确的作品。
\n
而威尼斯更倾向于个人,鼓励创新,鼓励视听语言的大胆实验,看重影片的技术性和思想性。
\n
威尼斯电影节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它聚焦于各国的电影实验者,鼓励他们拍摄形式新颖、手法独特的影片,哪怕有一些缺陷,只要是有创新,就能够被电影节所接纳。
\n
这些评奖偏好对短片也是一样的。
\n
所以《不醉》这种在当下无论怎么说都是惊艳级别的片子。
\n
它不拿奖,谁拿奖?
\n
但这并不妨碍路江发懵。
\n
上辈子从小到大,拿到过的最高奖项就是小学时候的“三好学生”。
\n
这辈子居然能站上欧洲三大的舞台拿小金狮。
\n
这是远超去年拿一摞野鸡音奖的荣耀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