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第1270章 明星的待遇(5k)
\n
现场有部分对高振东的底细比较清楚的同志,都知道他说的另外一条腿是什么,而这也正是高振东擅长的领域,而且事实也证明,高振东说得没错。
\n
“……电子管的固有结构,决定了它的两个重大缺陷——体积大、高g可靠性差。所以他们在导弹上的近炸引信是没有太大问题的,毕竟导弹的空间大,而且发射时的加速度并不高,所以会给同志们一种他们的近炸引信不会有问题的错觉……”
\n
高振东说到这里,同志们基本上就明白过来了,虽然都是近炸引信,但是导弹上的和炮弹上的,那完全就是两码事,后者要苛刻得多。
\n
别的不说,就炮弹从击发到出膛那一下子,对于普通的电子管来说就有些难以承受,外壳加固倒是好说,可是电极这东西可就没那么容易加固,更别说电子管为了追求放大倍率,可能是多级的,不少电极可能就薄薄的一片,就更难加固电极,同时电子管那个体积就更难做得小。
\n
“……虽然勉强可以对电子管进行加固,但是可靠性好不了。而且在功能扩展性等方面,电子管可以说是根本不存在,所以抗干扰方面,能使用的技术手段也是很有限的。而且电子管的耗电,对供电提出了更高要求,体积又恶性循环的上去了。综合下来,他们想要搞出可靠的炮弹用无线电近炸引信,难度不小,现在没搞利索也算是正常情况。”
\n
高振东这话虽然是在说白熊,但是有的同志却是从他话里听出了一些隐藏的意思——他对无线电近炸引信的抗干扰技术了如指掌,掌握了很多种技术路线,否则他也没办法对白熊的无线电近炸引信技术现状做出如此的论断。
\n
没跑了!我们的无线电近炸引信和前面这位年轻的同志必定有非常深的关系。
\n
对于大家能猜到高振东和无线电近炸引信的关系,防工委倒是并不担心,能在这里的,都是上级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