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东想一想,还的确就是这么个情况:“行,那我就不管了,你去处理吧。”
\n
此时,压力实际上给到了京汽厂和久安机械厂这边,一个是京城系列的生产厂,一个是微面主力生产厂,以及普及型微型轿车的研发厂。
\n
如果要往深了说的话,还有发电厂和钢铁厂,毕竟没钢铁就没汽车,而没电就没钢铁。
\n
衡量一个国家的实体经济的时候,一般就看钢铁和电力,不是没有道理的。
\n
——
\n
而此时的京钢厂里,同志们正在一个车间里,包括京钢厂的一把手范厂长也在。
\n
作为一个大型钢铁厂的一把手,此时和同志们一起窝在这个车间里是有原因的。
\n
——使用过年前从高总工那里学习来的炉龄改进技术的第二座转炉,炉龄即将突破300炉!对于京钢厂来说,转炉正常情况下是不停炉连续操作的,所以就算是加上改造的时间,距离突破300炉也没太长的时间。
\n
这个炉龄在国际上来说,并不算出众,甚至还不算合格,但是这不妨碍同志们为之感到高兴。
\n
别人是多少,我们不嫉妒,我们先和自己比!
\n
一号炉的炉龄才200炉,和这个300炉相比,明显差了一大截。
\n
最关键的是,这个300炉看起来明显不是最终结果,根据炉壁侵蚀情况分析,这个数字远远没达到这个新技术转炉的上限,更别说还有喷补等维护手段在后面等着呢。
\n
之所以他们把这个300炉看得比较重,大家都来了,有两个原因。
\n
一是根据部里传来的消息,三轧厂那个事件的余波已经基本平息,他们可以组织人手,去找高总工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