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这才是我们要的车!东方同志才是真正的在为普通人、为劳动人民造车!”有人一开口,就将这件事给抬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n
这种评价虽然只是有感而发,但是却不能小看,这也是国家声誉的组成部分。旗佬和俄罗斯人在60~80年代在国际上疯狂撒币,还不就是为了争这一口气。
\n
“嗯,结构简单、便宜、易维护、通过能力好,在我们那里,一定比轿车更受欢迎,轿车的使用限制实在是太大。”
\n
“我们需要进口一批,在我看来,我们的公务用车,就可以用这种车型,多功能性非常好。”虽然周边功能不多,但是微面的特性,让它在核心的交通这个功能上,成为了多面手。
\n
虽然土里土气,但是围在微面旁边的人,丝毫不比京城315和520身边的少,甚至更多一些。
\n
毕竟那两个车子的售价,相比这台微面实在是有些高,甚至里面还掺杂了不少俄罗斯人,钱不钱的先不说,主要是觉得这家伙更能干活。
\n
“达瓦里氏,我决定了,我要买两台小型多功能客车,这样还能卖掉一台,你懂的……”好吧,也许不全是因为更能干活。
\n
“嘘……这件事情你心里想想就好,不要说出来。”
\n
就在这时,展台边上骚动起来。
\n
人们纷纷转头看去,一辆新的汽车架在移动平台上,被工作人员从侧门推了进来。
\n
就这一眼,不少人心里又开始动摇起来,尤其是买轿车的。
\n
这台车子咋一看,和京城315有些像,都是两厢车,略显方头方脑,只是明显要小一圈,如果说315长度快要接近4米的话,那这个车的长度就只有3米出头。
\n
车子看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