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走了一段儿,高振东奇怪:“柳教授,这不是去靶场的路啊。”要不是地方和人都是极为熟悉的,就这句话,恐怕今儿这好东西就看不成了。
\n
柳教授笑道:“这次不去靶场,去我们的研究实验室,东西在那儿。”
\n
噢,换地方了,看来这次的东西有些不一样。
\n
跟着柳教授来到实验室,高振东看着试验台上那一大坨,有些哭笑不得,还是被坑了,难怪不去靶场呢,这玩意就没法发射。
\n
柳教授深得扯淡要“九真一假”的精髓,这东西的确如他所说,新的,全新,至少在国内,新得不能再新了。
\n
唯一的问题就是不能用,估计得来的渠道有些离奇。
\n
躺在长长的试验台上的,是一门机关炮,一门6管加特林机关炮,口径应该是20毫米,从样式和附件盒之类来看,应该是飞机上的,旁边还有一些零散的弹链和炮弹,只是品相不太好,有些腐蚀,但是又不像是从地里挖出来的。
\n
东西倒的确是好东西。
\n
高振东挑挑眉:“旗佬那儿来的?从交趾的地里挖的?”
\n
6管或以上的多管20mm炮,高振东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旗佬的飞机机炮了,而且这种东西的确是在交趾的土里会长出来,从天上掉下来的嘛。当然还有类似斗牛国的“梅罗卡”近防炮也是多管20mm炮,甚至是12管,不过那货结构非常奇葩,和这个加特林明显不同,那货的炮管组成了一块板状,因为自动原理的原因,射速很堪忧。
\n
柳教授得意的摇摇头:“猜对了一半,的确来自旗佬的f-105,但是不是交趾挖的,而是海里捞的!”
\n
f-105带的机炮是6管20毫米m39加特林机炮,这么一说高振东就知道这东西哪儿来的了。
\n&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