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些指标远超射程比它高出接近20公里的标准-1er那8米、0.34米、1.34吨的数据。
\n
这个分量,连高卢人自己都受不了,马舒卡导弹的上舰数量极为有限,5000吨以下的军舰想要装这东西很困难,只装了三条船,然后就彻底没有然后。
\n
实际上在这之后,高卢人的舰队区域防空是靠的旗佬射程38公里的标准-1mr,等到高卢人再次搞出自己的舰载中远程防空导弹,已经是21世纪初左右“紫菀-15/30”的事情了。
\n
其实高卢人自己心里有数,自家强行搓出来这个远程防空导弹毛病很大,适装性能极差,但是没有办法,要知道这个尺寸,已经是他们在1955年取得了固体推进剂的“重大技术突破”的结果,他们实在是没有能力进一步缩小这个导弹的尺寸。
\n
而此时,一款4米多长,射程30公里的导弹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是雪中送炭,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这枚导弹上的推进剂技术,这年头的导弹都是实打实的往上冲,没有拿散步弹充数的习惯,我们这枚导弹的推进剂对高卢人来说吸引力颇大。
\n
正因为如此,装备总署的人对这个建议嗤之以鼻:“先生,你要知道,不论是从理论还是实战效果来看,我们必须承认东方人的防空导弹比我们的先进,这就意味着,他们对我们的防空导弹没有什么兴趣。”
\n
这话说起来很丢脸,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别说高卢人,实际上在s2之后,整个老欧洲的防空导弹都拉垮得一批,也就是比没有略强,包括约翰牛曾经差点卖给我们的“海标枪”在内。
\n
“你的意思是……”
\n
“我的想法,是声呐……”装备总署的人道。
\n
一个略冷的知识是,第一部主动声呐是高卢人和老毛子于1915年合作搞出来的,高卢人在水声设备方面,的确是有自己的几把刷子。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