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报复了。
\n
看来,要尽快把张永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上赶下来了。
\n
因为身处后宫,张锐也不敢大意,亲自把裴元送到了宫门口,才自顾自离去。
\n
裴元在知道了张锐的立场后,也不指望他能带自己去见朱厚照了。
\n
裴元只能带了随从,自顾自去太平仓求见天子。
\n
前段时间朱厚照收义子的时候,收了裴德,并且以他有谏言之功的名义,仿照刘邦当初的典故,给了他永寿伯的封号。
\n
当时这个操作一出来,朱厚照自己有点怂,满朝大臣也有点懵逼。
\n
因为皇帝的义子该是个什么身份,确实是个玄幻命题。
\n
要是往前论,太祖皇帝的时候,那堆义子各个生猛,封公封侯的不在少数。
\n
要是从现实考虑,不说大明宗室那些数不胜数的亲王和郡王了,连皇帝的小舅子都能封侯了,那皇帝的义子封个伯,应该也说的过去。
\n
毕竟堂堂皇庶子,身份面貌是“群众”的话,这也不太合适啊。
\n
所以当裴德得封永寿伯的时候,皇帝和大臣们面面相觑了一会儿,就这么通过了。
\n
裴德此人,先是给裴姓太监为义子曰裴德,又给武姓太监为义子曰武德,又给皮姓太监为义子曰皮德。
\n
等遇到正德天子,他终于贵不可言了。
\n
裴德能够顺利的获封永寿伯,也是因为朱厚照一开始很克制,只收了几个义子的缘故。
\n
要是满朝大臣知道,在之后的数月内,朱厚照会收一百多个干儿子,绝对会后悔今日的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