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的身份提出这样的建议,实在有些越俎代庖,但是那些基数更庞大的读书人可不管这些。
\n
听说有多考一次的机会,几乎是一面倒的支持李士实。
\n
这就相当于从他们这些扑街里,额外再挑出三四百人为官,白捡的荣华富贵!
\n
自此,凡有键政处,便有人在讨论恩科和李士实。
\n
恩科虽然还未落到实处,但是提出这个建议的李士实已经声名大噪,收获了不少读书人的感恩。
\n
随着渐渐群情激昂,翰林学士靳贵私下里约见里李士实,并且委婉的劝他,“既然你已经推动了恩科,就该辞去左都御史,去担任礼部尚书了,这样才能名正言顺。”
\n
李士实经历了裴元的提醒,这会儿自我感觉很黑化,很人间清醒。
\n
他和靳贵虚与委蛇一番,见靳贵丝毫不为所动,索性直接道,“虽然现在礼部尚书缺位,但是靳学士也挂了一个礼部尚书头衔,何不接手此事,以成全天下读书人的冀望?”
\n
靳贵闻言,深深的看了李士实一眼,暗含警告的问道,“大都宪可想好了?”
\n
李士实索性也不装了,直接冷笑道,“靳学士乃是堂堂翰林学士,正是礼部尚书的绝佳人选,何必来问我一个同进士?”
\n
靳贵虽然有礼部尚书的加衔,但是礼部却绝非他的目标。
\n
他是以翰林学士的身份,加衔礼部尚书的,这两个头衔也就意味着靳贵已经完全满足了入阁的条件。
\n
李东阳致仕之后,内阁并未增补,一直维持着“三阁老”的局面。
\n
但只要内阁出现空缺,或者需要补强,那么靳贵绝对是很有希望直接入阁的人选。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