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辖下。
\n
这场迁延两年多的叛乱,若要这么追究的话,那顺天府尹肯定是逃不过的。
\n
这让兵部的担当的裁判者身份,立刻受到了质疑。
\n
随着事态越来越复杂,不少有识之士已经看出,除非有影响力很大的“有力人士”出现,正确的引导舆论,否则事情很可能变得不可收拾。
\n
不少人把希望寄托在新任的内阁首辅杨廷和身上。
\n
然而杨廷和却知道,这个火药桶是碰不得的。
\n
若是偏向文官,一旦因为有功不赏,导致军队出现小规模的哗变,那他这个内阁首辅就做到头了。
\n
若是偏向武官,那这件事应该怎么查?
\n
怎么定义诱发叛乱的标准?
\n
哪些官员贪暴,哪些官员正直,又岂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
\n
退一万步讲,杨廷和凭借他的威望,压下了各方的反对意见,顺利的让这次大议功进行了下去,那对他有好处吗?
\n
他已经升无可升,不还是那个内阁首辅?
\n
然而要是没退这一万步呢?若是这中间出了什么差池呢?
\n
那他岂不是就要告别心爱的文渊阁了?
\n
至于次辅梁储,自从梁次摅被杀死在三河驿之后,就沉寂了一段时间。
\n
虽然他照常的处理着公务,但是很多人都认为这条不叫狗,肯定是要咬人的。
\n
这种争端,梁储根本没兴趣参与。
\n
就算他要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