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无仕途之意,只操持家务,侍奉双亲。
王家人看不过眼,却又拿王乘风没有办法,本以为王乘风入仕会提携家中后辈,不想她铁面无私,也不曾提携王家男子,甚至荫封只给了自己的生母,以全孝道也就罢了,再问,只让家中子嗣去考科举,方可验证其学问。
世家男子中,依旧鲜少有人下场考科举,唯有贵女不断下场,有学问政见者也节节高升,待老一辈反应过来的时候,朝中的新鲜血液已经大部分是女子或是寒门无背景的男子。
这群女子走上了仕途,也见证了崔松萝与王乘风等世家女子的崛起和自立门户,尤其在家里有兄弟并没有出息的人中,她们开始不满足于只有进朝堂的权力,而无享有家中财产继承的权力。
哪有在朝堂步步高升还要操持家事,孝顺公婆的?每日公差还不够忙的,安心在家待嫁?操持家事?那还是由家中管事代劳吧。
若是找个顾家的男子也罢了,若是男子同朝为官,谁来管着家事?
如今世家之中,宗祧继承为核心,嫡长子优先,勋贵与平常百姓家渐有诸子均分之法,除非户绝,无男子继承,女子方可承继宗祧,继承遗产,再履行相应的责任。
是以朝廷陆续有人谏言女子继承宗祧之法,在民间有女子为继承家业与叔父对簿公堂之时,顿时物议如沸。
朝堂热议,辩的不只是那女子能不能拿到家业,而是律法是否该增补。
门下省、尚书省内部辩完,大朝会更是吵成了一团。
元煊顺水推舟,叫侯官去暗中操纵,先是几个男士子跳出来要拿从前的周礼说事,后来士子们又写文章反驳回去,街头巷尾,茶楼商户也都议论起来。
如今民间赚钱的女性不在少数,进入工坊、医馆、商会做事的比比皆是,顶立门户也不在话下,虽说永兴元年,因遣散不少宫中侍从,女官也不少为官吏,但皆无家可归,陛下下诏已经允许女户的存在,可到底没有明确立法不是?
更何况世家大族的向来以嫡长子继承为先,如今修的字典中,子可是儿女之意,陛下可不是嫡长子吗?
这番议论持续了时日,终于由尚书令崔松萝上书,元煊亲自定论,女子也可承继宗祧,嫡长子,无谓女男。至于户籍,不分女子还是男子,皆可为户主,民间遗产继承,以诸子均分为主,女子与兄弟可分得的等同,儿女、夫妻、父母皆可承袭遗产,若皆无,再轮到兄弟、祖父母、外祖父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