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朝会,六个进士很快被各自授官,安排好了去处。
如今刘文君领修经史之事,元煊设了弘文馆,归入门下省,王乘风就被安排到了弘文馆为录事。
这是元煊一开始就给刘文君说定的位置。
下朝之时,刘文君看向了王乘风,她显然对自己这个未来的上司很有些好奇,远远察觉到自己的视线,就规规矩矩行了个叉手礼,乖觉得很,全然不似政见那般犀利,人有些钝感,更瞧不出是会瞒着家族参与考试的人。
刘文君微微颔首,收回视线,只觉得抛开身份和背景,这天下女子都是一个个妙人。
“我听闻你因为行事悖逆,私自参加科举,所以被行了家法?”
翌日当值之时,刘文君亲自接待了王乘风,并未多做寒暄,反倒单刀直入,问了个问题。
王乘风面色一滞,却不敢作假,“是。”
“王家人如今没有能参加大朝会的高官,先前你在太极殿对答,他们知晓后,什么反应?”
刘文君盯着王乘风的脸,没有错过那一闪而过的窘迫与隐忍。
“卑职惶恐,祖父得知后,问我陛下如何反应,又问了朝臣如何反应,臣只答,圣上颇为赞许,因头次入朝,并不敢分心观望,祖父便就停年格一事,教导了些晚辈。”
王家从前在朝为官的是个极为清廉有风骨的人物,也曾劝过崔耀不当行停年格的选官制度,无奈崔耀一意孤行。
可惜那人早就死在了洛水河畔,刘文君是知道王家剩下的人对于皇上并不感念,反倒心存怨怼,更因卢氏全族定谋反大罪,抄家之事心有戚戚,更对前去慰问的刘文君不屑一顾,只觉得新帝让一个女官上门,实乃瞧不起王家。
满门世家清贵,却无一个认清时势的儿郎,依旧惦记着他们引以为傲的百年世家,礼义廉耻,规章制度,刘文君把自己的位置放在新帝心腹之时,就知晓王家不可用,更不该用,是以自始至终没有将王家人补在高位官职上。
刘文君听到这模棱两可的答案,只一笑了之,“那你认同了祖父的教导吗?”
王乘风愕然抬头,本以为自己这个上司对自己有什么意见,可对上刘侍中的眼神,却看不出丝毫对自己的恶意,那是温厚的文人方有的面孔。
“卑职……”
“圣人言一朝有一朝的注解,所以陛下要我们重修经书典籍注,那么你的祖父所教你也要思量再三,不过我大约不用担心,毕竟你,也敢于悖逆,走上属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