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下金陵来的两位技术员,一个年长些的戴着眼镜坐在桌前,一个年轻的斜挎着帆布包站在他身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是金陵来的吴主任、孙主任,吴主任说起来还是我们老乡呢!”鲁求英笑着跟岑济介绍。
吴主任就是年长的技术员,他听后眼睛笑眯眯的:“我们这些老东西都是伤蛋的人!”
一番寒暄后,岑济才搞清楚,这吴主任确实算得上是岑济的老乡。
他老家就在长江心里的一块江心洲上,地名八卦洲,古时候人们为了躲避战乱,纷纷隐居江上,久而久之形成聚落。
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人口的主要来源就是毗邻金陵的皖省,这也是鲁求英说是老乡的缘由。
当然啦,吴主任乡音很重,跟大家交流起来也是毫不费力,办公室里充满了“一比吊糟”“捞的一笔”等快活的话语。
“鲁书记啊!我不跟你散扯哦,我听到是你们陵谷县下面一个大队要买插秧机,我是不敢相信哎!”
“我们厂子都不准备生产插秧机了,没有销路啊!这分田到户之后,一家几亩田,哪还用得着这个!”
“这一路过来,那各个公社都把田分了,田埂挖的歪歪扭扭,不知道有多丑!”
鲁求英听完也是唏嘘不已,连忙拉过岑济:“多亏了我们大队的青年书记,有头脑、有干劲,把我们大队搞的红红火火的!”
几人又是一番热烈交流,洪步春也从外面进来,说是把农机队都喊到打谷场了。
“小孙,动作撇扫毫(方言,意为麻利)!”吴主任起身,领着小孙出门:“快给同志们好好讲解一下,厂里可是只给了我们三天假,明天就得返程了!”
这小孙是苏州府人,生的白净,不过干活倒是利索,领着叶国富他们熟悉机械。
吴主任在一旁不时给予指导,整个过程非常顺利,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秧苗还没长好,不能实际操作一圈。
“这厂里下了任务,说要开发手扶插秧机,这不完全是胡闹嘛,一个不注意就把秧苗踩倒了!”
吴主任还在抱怨,叶国富他们已经开始上机实操了,岑济看他们对着插秧机一番无实物表演,也觉得没啥意思。
“岑老师?岑老师?”岑济扭头一看,发现是刚才箭楼公社的两个社员在叫自己,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还答应帮他们看东西来着。
跟着两人鬼鬼祟祟的去了一处柴火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