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的床头柜下面,也带着锁。
剩下的十两碎银,正好五个孩子一人二两。
又是一番推诿,潘琳可不管他们自己收着还是交给父母,孩子渐渐大了,应该养成自己支配零花钱的习惯。
以前没有这个条件,现在不一样了。
最终,听说几个小子都给父母换了铜板,碎银算是存在了父母跟前。
以后要买东西,再跟父母要铜板,得从那二两碎银里面扣。
没有人觉得潘琳溺爱孩子,实在是萧家的孩子品性都很好,不是随便就会因为一件事情被宠坏的。
理完银钱,几个儿媳准备摆饭,潘琳进自己屋将那个装银锭和银元宝的木盒收进了屋里的柜子里面,其实是进了空间。
自从有了空间,潘琳总觉得哪里都没有她的空间安全。
收好木盒,潘琳又回了大厅。
萧家只是普通农家,家里的房子简单,吃饭自然不会有什么专门的餐厅,就是在进屋的大厅里一起用饭而已。
厨房空间有限,且土灶里烧的火烟还是不小的。
自从有了儿媳,潘琳已经很多年不进厨房了。
儿子们平时若是从地里回来的早,也会帮忙做饭。
就因为这个,之前村里还有一些长舌妇想要挑拨潘琳和儿媳们的关系,说什么她家的儿媳不懂事,还让当家的做法。
原主潘琳好似是当场怼了回去。
她确实人缘不错,但是好人缘不是通过逆来顺受得到的,有时候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底线,才更容易获得尊重。
回到大厅,桌子上的饭已经摆好了,大家全都喜气洋洋,明明是普通的饭菜,但是今天大家就像是在吃一顿大餐。
萧呈安背回来的背篓里除了之前拿出来的铜板,就没有其他东西了。
萧家人购物很有一套自己的理念,缺啥买啥,不缺的东西,就算是路过了也懒得去逛。
这也不都是穷闹的,萧家人还真就是这么个个性,就连儿媳们嫁进来时间久了,也养成了这个习惯。
比起将银钱花费在不必要的地方,他们更喜欢将其存起来。
第二天,大孙子萧清知去了镇上书塾读书,二孙子萧锦君还没去当木工学徒,潘琳让二儿子抽空去镇上给他报名书塾,顺便买点启蒙的书籍跟笔墨纸砚。
一般情况下,启蒙的书籍在书塾报名的时候就能买到,倒也方便。
这些都是走的公中的账,潘琳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