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鲜明的对比。
待到朝议开始,汉灵帝照例询问了一番各地的情况,并对一些政务做出了指示。
随后,他将目光转向袁尚,语气温和地问道:“安平侯,朕知你履职勤勉。洛阳诸事,可还顺遂?”
袁尚上前一步,躬身行礼,朗声答道:“承蒙陛下圣恩,臣一切安好。洛阳城昌盛繁华,臣有幸居此,深感皇恩浩荡。只是……”
汉灵帝眉头微挑,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只是什么?”
“只是臣身为冀州刺史,心系冀州百姓。近来听闻冀州黄巾余孽尚未完全剿灭,百姓仍受其扰,臣寝食难安。故而,臣斗胆恳请陛下,准许臣返回冀州,平定叛乱,还百姓一个安宁。”袁尚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眼中皆是惊讶之色。
谁也没有想到,袁尚会在这个时候,突然提出要离开洛阳。
要知道,袁尚如今在洛阳的地位,可谓是如日中天。
他不仅是汉灵帝亲封的安平侯,更是娶了万年公主,深受皇帝宠信。
而且,袁尚在洛阳的这段时间,文武双全的名声早已传遍朝野,成为了无数人羡慕和巴结的对象。
在这种情况下,袁尚竟然主动提出要离开洛阳,返回冀州那个偏远之地,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汉灵帝的脸色也微微一变,他盯着袁尚,眼神深邃,似乎要看穿他的内心。
“安平侯,你此话当真?”汉灵帝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
汉灵帝的眼神如同深潭般幽深,表面上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波澜。他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这个袁尚,着实让他有些看不透了。从最初的平淡无奇,到后来在宫宴上的惊艳表现,再到如今主动请辞,每一步都出乎他的意料。
按理来说,袁尚应该牢牢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在洛阳这权力的中心,尽情施展自己的抱负,争取更大的权势和地位。然而,他却选择了主动离开,这不禁让汉灵帝心生疑虑。
难道,袁尚真的只是为了冀州的百姓?为了平定黄巾余孽?汉灵帝微微眯起眼睛,他不相信袁尚会如此单纯。在尔虞我诈的朝堂之上,纯粹的忠臣固然可贵,但有时候,过于纯粹,反而显得不真实。
或者说,袁尚是察觉到了什么?感受到了洛阳城中暗流涌动的危机?又或者,他是在以退为进,故意示弱,以此来试探朝廷的态度?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