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杯口蒸腾的热气在空中凝成三维投影,正是当年王评论家剽窃年轻画家作品的交易记录。
“您说的《银河挽歌》系列,原始创作手稿还在苏富比保险库里吧?需要我调取指纹鉴定报告吗?”
菌丝网络突然发出蜂鸣,墙面星云开始急速旋转。
围观人群的增强现实(AR)眼镜自动弹开全息投影,二十年前的新闻报道雪花般飘落——威尼斯某画廊深夜起火,监控录像里闪过王评论家秘书的身影。
“这……这是诽谤!”王评论家的鳄鱼皮手套渗出冷汗,紫水晶手杖突然投射出伪造的电子证书。
但菌丝已沿着他的裤脚攀援而上,将他西装内袋里的记忆卡内容投射在墙面上——数十封威胁美术馆馆长的加密邮件正在星云间流转。
人群爆发出嘘声。
骑平衡车经过的少年突然惊呼:“快看!壁画里的船在动!”只见靛蓝色江水中浮出百年渡轮的幻影,甲板上梳旗袍卷发的女子竟与王评论家手机屏保上的祖母一模一样。
“那是1937年的慈善义渡……”白发苍苍的地方志学者颤声喊道,“我爷爷就在那艘船上运送抗日物资!”更多记忆从量子纠缠态中苏醒,防汛墙变成了时空折叠的剧场——穿喇叭裤的青年在墙根下偷听邓丽君磁带,九十年代的股票认购证在星云间翻飞。
毛璃轻触正在结晶的菌丝,感受到七百二十个家庭的故事在掌心跳动。
韩画家突然抓住她的手腕,升降台灯光将他睫毛染成霜色:“看东南角!”
褪色的砖粉正在重组出奇异图案。
穿中山装的虚影撑着油纸伞走过墙根,伞面移开的瞬间露出李委员年轻时的面容——1998年抗洪抢险的胶靴还沾着泥浆,他正用身体堵住防汛墙的裂缝。
次日清晨,毛璃在晨雾中拧紧保温杯。
城市早报头版悬浮在防汛墙上空,李委员的全息影像正在宣读表彰决议。
她看着韩画家被记者团团围住,美院教授们正用激光笔在墙面标注学术注释。
“量子艺术新纪元!”策展人激动地拍摄菌丝流动,“这些砖粉记忆体完全可以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
潮水漫过江堤时,毛璃悄悄退出人群。
菌丝在她袖口编织出新的星图,黄浦江面倒映的霓虹突然扭曲成摩尔斯电码。
正当她要摸出解码器时,背后传来韩画家颤抖的呼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