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的是一位不到二十岁的小和尚,法号慧可。
慧可小和尚目前没有修为在身,虽出身农家,但敏而好学,待人和煦,只是由于身在底层且不能修行才没有出头之日,而且道芸大和尚发现慧可对于佛学的理解远超常人,甚至比他这个神界第一大和尚也是丝毫不差,假以时日,他对佛学的理解将全面超越道芸。
发觉了这个佛学天才,道芸对他十分看重,讲经时让他坐在身边,遇到不理解的经文时,逐字逐句耐心讲解,身体力行地教他如何运用佛学帮助世人,至于其他弟子,道芸则一律采取放样模式,愿意学,他就多教一些,不愿意学就随他们去,只是一旦拜入佛门就必须遵守佛门的清规戒律。
不到一个月,虔诚的慧可小和尚就获得了佛主的认可,反馈的信仰之力不仅祛除身体与精神上的疲劳,更让慧可成功踏入佛门修行第一境,信行。
地球诸圣将修行佛法分为四个境界,信行、见道、修道、证果、成佛
信行:修行者开始对佛法产生信心,并开始实践佛法的基本教义,对应武者境界。
见道:修行者通过学习与冥想开始理解四圣谛,并且对于因果业报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应超凡境界。
修道:通过持续的禅定与智慧的培养来净化心灵,对应入圣境界。
证果:当僧人渡过三次雷劫,体验到了真理后,会达成一种或多种“果位”,对应大圣境界。
成佛:彻底解脱了生死轮回,达到了完全觉悟的状态,对应半神境界
没有踏入修行门槛的小和尚一律称为沙弥。
当众沙弥见到慧可短短月余就成功踏入第一境,修习佛法的热情更胜以往,两个月后慧可直接代替了道芸为众沙弥讲经。
在云州站稳脚跟后,道芸带着三十多位小徒弟不断游走于乡间小镇,为穷苦人民排忧解难,宣讲佛法。
因为道芸一直在底层宣传佛法,从未触及上层阶级的利益,不仅无害,还为上层阶级安抚了底层民众,因此,云州高层虽然发觉佛教这个新生教派发展迅猛,但却没有直接进行阻挠。
于是短短四五月,道芸和尚就从孤身一人,发展到拥有弟子三千的大教教主。
神历八百九十八年,九月。
经过半年的紧张建设,中原大地,黄河边上,一座高九百九十九点九米的高台拔地而起。
与此同时,封神榜在众圣的努力下炼制完成,封神榜不是一张榜单,外表如免死铁券,上面刻制着繁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