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废弛,朝廷不思治水,反将治河银两挪作花石纲。如今汴京奢靡如故,河北却成弃子。自古粮、盐、铁、人口,才是国家之根本。仅靠营商获利,实难强国。纵使收入颇丰,也不过是富人之利,表面繁荣,百姓依然困苦不堪。士农工商,依我之见,应以农工商为重,此乃治国之正道。农业是根本,工业可强国,商业亦可富国。”
杨芝储全神贯注地倾听着,闻先生所言,向来都是真知灼见。他定当虚心学习,杨芝褚谢道:“先生所言极是,杨某定当铭记于心。那么士大夫阶级,是否不可结交?”
闻焕章沉声道:“盖因士大夫实难可靠,彼等乃既得利益者,甚而不愿分享丝毫既得利益。此等人心中,岂有半点国家之念。农者,耕种土地,只求活命,鲜少会反。若是衣食无忧,他们并不在意谁为皇帝。工者,社会发展之基石,可推动军队、农业、商业之进步。商人,强国之策,互市互惠,可加强各地区之沟通,促进社会发展。大人,务须牢记这些。渐次推广,我等自会助大人铺平道路。”
朱武见诸事已明,遂开口道:“我已整备军马,京都妙雅居来报,店铺遭高俅恶意查封。大人,高太尉已然翻脸。现今欲聚拢兵马,自行培养远不如抢夺来得迅速。高俅老贼私吞军费。其麾下大军看似精良,实则半数空饷。若大人应允。不如抽调三万大军,侧击高俅。若遣轻骑夜渡白马津,断其粮道,使其大败而归!三万新募之军可尽收帐下!大人发展之势必快!”
杨芝褚闻之,骇然失色,读书人之狠辣,实非他人所能比。然其所言,确凿无疑,甚至可谓无隙可乘。
“此官家愚钝至极,本与大辽相安无事。屯五万大军于边境,复与西夏交战。岂不知人家大辽岂会坐视。虽今大辽内忧外患,然强国根基尚存。何况唇亡齿寒,大金来势汹汹。若真有战力,当联辽抗金,以击金国,维持实力之平衡。”朱武沉凝说道。
杨芝褚今日所受震撼甚巨,两位军师所言,句句如金。每一字皆令其对世界有全新之认知。他不禁长叹一声,开口道:“今日受教了,奚学谕何在?莫非他不知二位之谋划?”
闻焕章朗声道:“他自然知晓,只是他已前往河北道探寻各起义头领之意向。只待大人应允,待奚胜归来,大人麾下恐将增添上万兵马。”
朱武凛然道:“不仅如此,李俊兄弟于南方已召集上万兄弟。其麾下势力,已不亚于一方。只待大人之号令。”
杨芝褚至此方知自己昔日无意所设之局,在三位军师之操持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