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了解,张嫣发现部分家长不让孩子上学,是出于对家庭经济的考量。在他们眼中,孩子留在家里帮忙干活,能为家庭减轻负担。但当得知学堂提供免费的午餐,包括两个白面馒头以及一顿肉或者一个鸡蛋时,这些家长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两个白面馒头,还有肉或者鸡蛋,这对我们家来说,可是不小的诱惑。孩子吃一个,再拿一个回家,也能省些口粮。小孩子嘛,一天也挣不上能换来两个白面馒头和一个鸡蛋的钱呀。”一位家长感慨地说道。
张嫣听着家长的话,心中五味杂陈。她理解这些家长生活的不易,同时也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之重。她决心要让这些家长明白,教育对于孩子未来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一顿免费的午餐,更是为孩子打开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
张嫣来到学堂,看到孩子们正坐在简陋的教室里,认真地跟着夫子识字。她轻轻地走进教室,孩子们看到她,纷纷起身行礼。张嫣微笑着示意孩子们坐下,然后走到讲台前。
“孩子们,今天老师教你们一首新的儿歌,叫做《数鸭子》。”张嫣用温柔的声音说道。她轻轻哼唱起来,孩子们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纷纷跟着她的旋律轻声哼唱。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稚嫩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张嫣看着孩子们纯真的脸庞,心中充满了温暖。
唱完儿歌,张嫣又对孩子们说:“孩子们,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好玩的毽子。学习累了的时候,大家可以一起去操场上踢毽子,锻炼身体。”孩子们兴奋地欢呼起来。
随后,张嫣找到负责学堂事务的夫子,与他商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
“夫子,我们要在识字教学的基础上,增加爱国歌谣和故事的教学。”张嫣说道,“您看,我们可以每周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孩子们学唱爱国歌谣,听爱国故事。”
夫子点头表示赞同:“娘娘所言极是,只是这爱国歌谣和故事,还需精心挑选与编撰,确保符合孩子们的认知水平。”
张嫣说道:“这方面我已经有了一些想法。我打算召集民间那些讲故事的艺人,让他们为孩子们编撰爱国故事。至于爱国歌谣,我们也可以发动大家一起创作,融入大明的特色元素。”
夫子听后,称赞道:“娘娘此计甚妙,如此一来,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激发孩子们的爱国之情。”
接着,张嫣又来到食堂。食堂里,几位厨娘正在忙碌地准备午餐。张嫣仔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