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法国科学家在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顶上进行电离室实验。
\n
他发现塔顶的电离率和地面的电离率有区别。
\n
这个结果表明,空间辐射在地球表面是不均匀分布的。
\n
紧接着,瑞士科学家用气球将电离室带到了4500米的高空,记录气球下降过程中不同高度的电离情况。
\n
得出的结论是:电离率随着高度的减小而变低。
\n
根据这些实验现象,传统的“泥土说”和“气体说”有些站不住脚了。
\n
因为如果这些辐射真的来自地面的放射性物质,那为什么越高的空间辐射反而越强呢?
\n
此外,地球的大气层也是越往上越稀薄,放射性气体对辐射的贡献也应该是随高度降低而增大才对。
\n
空间辐射或许另有隐情!
\n
1911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赫斯,做出了一个震撼人心的决定!
\n
他带着电离室,亲自乘坐气球飞到5000多米的高空,想要当场观测辐射情况,排除任何意外因素。
\n
经过他的精细测量,赫斯发现5000米高空的辐射强度竟然是地面辐射强度的9倍。
\n
此外,他还分别在白天和黑夜进行对比,发现结果是相同的。
\n
这说明,这种空间辐射不是来自于太阳的辐射,而是宇宙空间自带的。
\n
因此,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
\n
“这种迄今为止尚不为人知的辐射主要在高空发现,它可能是来自太空的穿透辐射。”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