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不过,约里奥对此曾经有过怀疑。
\n
“虽然布鲁斯教授提出的质子-中子模型能够从理论上解释放射性的本质。”
\n
“但是这并不能证明可以通过人工方式产生放射性。”
\n
“毕竟,该理论只能解释放射性的本质,却无法描述放射性的过程细节。”
\n
核物理领域所说的放射性,是特指放射出α射线、β射线、γ射线三种射线的现象。
\n
按照原子核的质子-中子模型,可以解释三种射线的来源。
\n
α射线是原子核放出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形成的氦原子核。
\n
β射线是原子核里中子转变成质子时放出的电子形成的电子流。
\n
γ射线是原子核内部发生某种特殊的跃迁,产生的电磁辐射。
\n
很明显,这三种射线是【如何】具体产生的,目前没有任何理论和实验能证明。
\n
然而,伊蕾娜却对人工放射性深信不疑,她提出自己的见解。
\n
“我认为探索人工放射性的本质,就是制造人工同位素。”
\n
“如今发现的天然放射性元素主要都是原子序数较高的重元素:比如镭、铀、钍等。”
\n
“像c14这样的轻元素放射性,只有在宇宙射线中能发现一点。”
\n
“大部分的轻元素目前都没有发现天然放射性。”
\n
“那么,如果通过人工的手段,制造出某些轻元素的同位素,或许就能得到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