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虽然还没有大规模应用,但是从原理到技术操作层面,都已经实现研究闭环。
\n
其中最好的一种方式,就是发射专用卫星。
\n
由卫星向地面的信息站发射光子,实现量子纠缠加密。
\n
而量子隐形传态就比较难了。
\n
真实历史上,物理学家在1997年才首次完成了量子隐形传态的原理验证,成为量子实验信息领域的经典之作。
\n
在这次实验中,研究人员成功传输了“一个量子态”,也就是所谓的“单一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
\n
以电子为例,它的量子态有很多,比如动量、角动量、自旋等等。
\n
所以很明显,一次只能传输一个量子态只有开创意义,并没有实际意义。
\n
它并不能完成瞬间传送物体的壮举。
\n
直到2015年,华夏物理学家,潘建伟院士带领团队成功实现了“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
\n
这是自1997年首次实现单一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以来,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n
在当年《物理世界》公布的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十项重大突破中,该实验成果排名第一!
\n
由此可见,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的重要性。
\n
潘建伟院士实现了量子隐形传态领域的多项世界第一记录,是真正的量子力学大佬。
\n
据说某点上某书的作者,就是潘院士的研究生。
\n
大佬恐怖如斯!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