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的,它具体在空间中的哪个位置是概率性的。”
\n
“那为什么在现实中做各种碰撞实验时,我们可以确定电子的位置呢?”
\n
“比如电子撞击到显示屏时,它就被固定在那个位置了。”
\n
“从不确定到确定的这个过程,到底发生了什么?”
\n
这时,就该互补原理出马了。
\n
根据互补原理,波动性和粒子性都不能单独描述量子客体的全貌。
\n
物质的波粒二象性是一个整体。
\n
如果想知道单个量子的性质,就必须对它进行测量。
\n
但每次测量,只能得到某一个方面的性质。
\n
用波动的手段就会测出波动的性质,用粒子的手段就会测出粒子的性质。
\n
但无论如何,不可能同时测量出量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n
所以,在测量以前,可以认为量子处于波动和粒子的迭加态之中。
\n
而一旦测量,就会使得迭加态变成确定的本征态,这就是波函数坍缩。
\n
有了这些理论后,再来看电子的位置情况。
\n
在没有测量前,电子的位置是一个迭加态。
\n
所以它可以出现在任何的位置。
\n
比如,出现在a处的概率是0.3,b处的概率是0.2,c处的概率是0.1。
\n
一旦对它进行测量,比如用光子去撞击电子,根据反馈后的光子的状态完成测量。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