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次,照片里我必须站在c位!”
\n
于是,他拿起笔,在桌上的欧洲地图的某个地方画了一个圈。
\n
最后就是最重要的参会人员名单了。
\n
在李奇维的计划里,第四届布鲁斯会议对标的就是真实历史上的第五届索尔维会议。
\n
第五届索尔维会议的参会人员一共是29人,其中17人获得诺奖。
\n
这场世纪大战的焦点只有2个人:爱因斯坦和玻尔。
\n
其他人要么是二人的手下大将,要么就是吃瓜群众。
\n
爱因斯坦大将2人:薛定谔、德布罗意。
\n
玻尔大将3人:玻恩、海森堡、泡利。
\n
知名吃瓜大佬13人:埃伦费斯特、福勒、德拜、小布拉格、狄拉克、康普顿、朗缪尔、普朗克、居里夫人、洛伦兹、郎之万、威尔逊、理查森。
\n
此外,还剩余普通吃瓜大佬9人,在后世没有多少知名度。(本书中没有提及)
\n
至少普通人是很少听过的。
\n
他们分别是:
\n
皮卡尔德(瑞典物理学家,发明第一个深海潜水器);
\n
亨利奥特(居里夫人学生,证明钾的天然放射性);
\n
赫尔岑(比利时化学家,研究表面张力);
\n
顿德尔(比利时化学家,提出化学亲和力概念);
\n
维夏菲尔特(比利时物理学家,研究低温物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