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真实历史上,奥伯特被誉为“欧洲火箭之父”。
\n
他把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理论转化成工程,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n
奥伯特关于火箭推进的著作,被整整一代工程师们视为航天领域的“圣经”。
\n
而他教出的一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冯·布劳恩。
\n
介绍冯·布劳恩,只需要一句话:德国v2火箭总设计师。
\n
v2火箭虽然名字中带有火箭,但其实它是弹道导弹。
\n
火箭和导弹的区别就在于“制导”。
\n
火箭讲究大力出奇迹,只要燃料够多,想跑多远就跑多远,想产生多大的推力就有多大。
\n
因此,火箭主要作为航天器、卫星的运输工具,看起来都是傻大粗的外观。
\n
而导弹主要是武器用途,讲究精确打击目标。
\n
因此,导弹携带的燃料一般都不多,看起来小巧很多,其核心指标是制导的精确性。
\n
这时,齐奥尔科夫斯基又补充道:
\n
“哦!对了!”
\n
“美国的戈达德最近成功研发出液氧和汽油混合的液体燃料火箭。”
\n
“虽然这个世界上的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只飞行了2.5秒,飞行距离也只有56米。”
\n
“但是,我坚信,那一定是火箭动力的未来!”
\n
真实历史上,戈达德被誉为“美国火箭之父”、“现代火箭技术之父”。
\n
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