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或者说秦制。
\n
这种体制下科举就算还有,也只能变成现代的考公,然后为官府提供类似胥吏的,而主官必然还是以军功,没在战场上砍过人头的,很难有资格去当知县。
\n
现在南京就已经在这样搞。
\n
打完这几仗后,之前任命的那些军官也进行了大量撤换,毕竟当时只是临时性,真正任用还得看表现,战场上打仗表现不好的撤,换上表现好的。然后这些军官也是地方管理者,包括原本民籍也归这些军官管理,本来南京城也是坊,无非这些军官各管一坊,青壮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此举当然让士绅们非常不爽,毕竟他们就算民籍,也得受这些军官管理,而且根据他们的田产,他们还必须得承担兵役,一百亩就得出一个壮丁当兵。
\n
没有?
\n
没有就收地。
\n
然后把地给那些愿意当兵的。
\n
或者自己掏钱赞助军费,交多少银子折算为一兵。
\n
再或者自己认个养子,由后者代替亲儿子,但基本上没人选这个,毕竟养子是要分家产,这可是老朱的规矩,养子是要分家产的,士绅们收的养女是不能享用的,那就是亲女儿一个待遇,敢享用直接绞刑架。
\n
虽和亦奸。
\n
就算对方同意那也是强。
\n
这就很不划算了。
\n
所以基本上都是额外掏银子,而且还不是掏一次。
\n
毕竟又不说一辈子就征召一次,需要时候还得再征召,哪怕战事频繁一年征召一次也有可能,然后不想上战场就再掏一遍银子。
\n
细水长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