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
\n
骑马而过树荫,李承乾摆摆手道:“好了,不说此事了,英国公现在已经到了辽东,再有一个来月就要回到定州了。朕打算让英国公回来之后好好歇一歇,然后调沈州刺史苏勖任菟州刺史,安东都护,崔公调任沈州刺史,安东副都护,如何?”
\n
“臣领旨。”崔仁师认真拱手,然后他看向李承乾道:“陛下,臣何时起行?”
\n
“不急。”李承乾微微摆手,催马向前,同时说道:“菟州新定,人口是关键,不可能完全依赖本地人和高句丽移民,不然将来轻易就能反复,所以需要移民。”
\n
“臣知道,陛下一直在推动将河北子民迁移辽东之事。”崔仁师认真的点头。
\n
“但多年下来,效果不是最佳。”李承乾点点头,说道:“有人说,是河北子民在河北虽然生活艰难,但远还没有到为了一条活路就背井离乡的地步。”
\n
皇帝这句话有些诛心了,崔仁师忍不住的说道:“陛下!”
\n
李承乾握住缰绳,继续前行道:“事实的确是如此,有选择的情况下,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迁移去千里之外。”
\n
河北的问题就是这样,河北的百姓但凡有一口吃的,就不会去造反。
\n
不只河北,天下百姓都是这样。
\n
“崔公,有些事情,百姓可以这么想,但朕和朝廷百官不能这么想。”李承乾微微摇头,说道:“高句丽有两百万百姓,百济和新罗加起来,也差不多有一百万,你觉得这三百万人口,没有足够的支撑,能够安定多久?”
\n
崔仁师想要说些什么,但有些话,到嘴边却不敢说出。
\n
“这几年,迁移辽东,虽然效果不是太好,但也还是有些成绩的。”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