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齐,总不可能让达官贵人们把吃进去的屯田再吐出来吧?
\n
于是在大量弹劾之下,办好屯田反而成了一件“居心叵测”的坏事,是想搅得天下大乱。
\n
总有奸恶小人想打破现有秩序,陛下可不能纵容啊。那官员也由此被贬至南方偏僻府县。
\n
逃入关内的辽民们这十余年不能说过的安稳幸福,只能说是穷困潦倒。
\n
不少难民死在难熬的冬天,或是死于鞑虏多次入寇。
\n
过的不好,自然没法在当地站稳,也就没有重新发展的念头。
\n
如今家乡收复,春暖开,他们巴不得第一时间返回家乡,哪怕死在路途中,也能离家乡近点。
\n
毕竟自家的祖坟都在辽东,自己的根也在那里,不回去还能去哪?
\n
文臣武将们不会与百姓同行,他们会派兵丁把百姓赶远一些。
\n
正要前往辽东履职的方一藻便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n
辽西将领们纷纷递上“礼金”,想要搭上赴辽的“方便快车”,就连祖大寿也授意子侄们赶紧给巡抚送钱。
\n
祖大寿的妹夫吴襄早被罢了官,如今连排队“抢肉”资格都没有。
\n
吴三桂这种小辈中的小辈,就更没有机会。
\n
要知道辽东耕好的熟地不下六七百万亩,没了满清鞑虏,正是权力真空状态。
\n
贫瘠的辽西终究赶不上肥沃的辽河平原。
\n
在辽西当一员副将,不如去辽东做一员卫所指挥使。
\n
只要去了辽东,既有大量军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