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凌驾于世家之上的门阀。例如,汉末的门阀袁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袁家曾经是四世三公的大门阀,在天下大乱时,更是成为了天下最强大的军阀势力之一,也是曾经敢于称帝的第一个门阀。
然而,要想将这种泼天的富贵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并非易事,门阀后来又研制出九品中正制来稳固手中的特权。
在东汉初年,婆罗门混在原始佛教中传入了中国,为门阀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婆罗门教主张垄断知识,并进行愚民教育。他们让底层民众相信,他们生来就是有罪的,只有今生多修善行,来世转世投胎才能出生在一个富贵人家,从而改变受穷受苦的命运。
这种思想对于门阀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通过垄断知识,他们可以确保自己家族的子弟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从而在仕途上更具竞争力。同时,愚民教育也可以让底层平民百姓安于现状,减少对门阀权力的挑战。
朝廷绝对不会容忍有另一股势力来威胁到皇权的统治地位的。然而,那些受到婆罗门思想影响的世家,在经历了数代更迭后,逐渐演变成了强大的门阀。这些门阀不仅产生了取代皇权的野心,更妄图将这种特权固化为门阀所独有的天赋。
然而,门阀的目标过于庞大,这无疑会引起皇权的猜忌和警惕。毕竟,在当时的情况下,门阀还远远不是皇权的对手。于是,门阀们开始巧妙地向世家们宣扬一种关于人种划分的言论。
他们提出了“高门对高门,寒门对寒门”的联姻方式,这种以出身血统的划分联姻方式,与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的等级制度划分如出一辙。门阀们企图将知识和祭祀的权力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将皇帝和官员视为刹帝利,寒门则被归为吠舍,而天下所有的普通百姓则被贬低为首陀罗。
这种阶层划分的理念,门阀们希望能够将其固定下来,并在东汉末年开始试行。他们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让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变得不可逾越,固定下来永世不变。
然而,汉人自古秦末以来就有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深入人心,人们相信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努力和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被天生的阶层所束缚。因此,对于这种人为的阶层划分,天下人显然是难以接受的,还有部分有理想的读书人更是坚决反对。
这种不满情绪逐渐积累,最终引发了黄巾之乱。黄巾军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为口号,号召人民起来反抗门阀的统治。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