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直接的教义,使得天主教在传播上具有优势。相比之下,拜火教在传播方面也存在一些劣势。
拜火教,这个曾经在波斯拥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宗教,如今虽然风光不再。随着波斯改信真主教,拜火教的部分骨干不得不逃亡至刚刚建国的匈人王国,在这里重建拜火教,还携带逃亡信徒重建神火庙。
尽管袄拜火教在周边地区仍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部落贵族中仍有大部分狂热信众,但它的辉煌岁月似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尹德兰,这位刚刚重新建立起自己国家的国王,对大秦帝国充满了信任和依赖。然而,一个国家的建立并非仅仅依靠信任就能实现,人口才是关键所在。
为了让自己的王国得以稳固发展,尹德兰需要不断地吸纳周边那些相对落后的部落人口,来壮大自己王国的实力。
幸运的是,大秦帝国给予了尹德兰物资和技术上的大力扶持。这使得尹德兰在征服周边野蛮部落的过程中异常顺利。然而,当他试图教化并吸收这些野蛮人时,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碍。
尹德兰深知塑造主体民族的重要性,并且早已学会了相关的方法。但当他真正面对主体民族的塑造与融合时,才惊觉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差距竟是如此之大。这些部落人就像难以驯服的野马,无论怎样努力,都难以让他们融入以匈人为主流的群体。
与此同时,尹德兰注意到乃蛮人所采取的奴隶化政策。他们将东斯拉夫人、东罗马人、维京人以及日尔曼人等都变成了奴隶。
这种残酷的做法让尹德兰深感震惊,同时也让他意识到,要想真正实现国家的融合与发展,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
将野蛮人当作汉人佃农一样对待,并将其驯化成恭顺的农奴,这对于乃蛮人来说并非难事,乃蛮人通杀戮不断进行筛选。毕竟,乃蛮人是迁徙而来的游牧种族,其实力并未受到太大损失,迁徙途中还不停吞噬裹胁其他小部族。在短时间内,他们完全有能力推行农奴制。
然而,农奴群体中的宗教信仰却异常复杂。为了维持帝国的秩序,乃蛮人不得不做出一些调整。他们将原本信奉的萨满教排在第二位,开始大力推行天主教信仰。
相比之下,尹德兰的匈人帝国则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由于经历了背叛和分裂,匈人帝国的实力已经远不如从前,甚至连中型部落都难以与之相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允许不受控制的宗教在他的王国里自由传播,时间一长,谁会被谁融合就很难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