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选定了巴尔喀阡大平原作为新的栖息地。
与西伯利亚大平原相比,巴尔喀阡大平原的气候虽然依旧寒冷,但相对来说要温暖一些,更接近漠北草原的气候条件。
而且,这里的黑土地异常肥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乃蛮人用弯刀不仅成功驯化了罗西人,还征服了东斯拉夫人,最终在基辅建立起了乃蛮帝国,罗西人就是乃蛮人的农奴。
然而,当窦尔墩被派去镇守西伯利亚城时,朝廷中却出现了强烈的反对声音。大多数官员认为,西伯利亚不过是一个鸟不拉屎的无人区,占领这样的地方简直就是一场噩梦,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在他们看来,汉人根本不应该将精力和资源耗费在,这片毫无价值的土地上。
到了这种蛮荒化外之地,时间没过多久,舆论上就开始流传起了要清理秦军内部胡虏血统、纯洁秦军汉人军队的说法。而且,随着这场清算运动的不断推进,这种趋势似乎还有逐渐扩大的迹象。
随着大秦帝国官员队伍的不断扩充,实控地盘的扩大,人口数量也是越来越多,人口数量中的识字率不同,就产生了认识上的差距,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也开始冒了出来。
其中,秦剑当年企图自立的事情被重新提起,这股暗流有向秦军蔓延的趋势,舆论上掀起了异族人不能控制强大武器的风潮,天下人都在担心,一旦胡虏掌握火器,那将是汉人的灭顶之灾。
而在离石准备将军队交给帝国,并逐步构建军事力量帝国化的关键时刻,舆论场中却有人将清算的矛头指向了秦军自己身上。
这主要是因为秦剑当初在招降纳叛时,招收揽了大量羌族的部落军。
离石原本的计划是,在秦军国家化之后,接下来就要收剿世家门阀的私兵。然而,由于舆论的这一折腾,离石那多疑的散发性思维又开始作祟了。毕竟,窦尔墩带走的军队中,大部分都是羌族的部落军。
不过,离石对窦尔墩还是相当信任的。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离石在这方面还是有着一定的容人之量的。
离石一向以其宽广的胸怀和容人之量而着称,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对潜在的威胁掉以轻心。尽管他相信大多数人都有着忠君爱国的传统,但在面对复杂的局势时,保持一定的警惕性仍然是必要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朝廷内部的微妙变化并没有逃过离石的敏锐观察。他注意到一些细微的权力转移和政治暗流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