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们按照指令,调整火炮仰角,尝试在不同距离上让炮弹首次着地后继续向前弹跳。一次次试验后,他们发现,在较为坚硬的地面上,炮弹可以连续弹跳两至三次,每次弹跳后依然具备极大的杀伤力,特别适用于对密集阵列的敌军进行打击。
\n
若能在战场上精确控制射击角度,使炮弹在敌军前排落地后弹起,贯穿其后方军阵,则可有效杀伤大量敌人,并极大地打击敌军士气。
\n
朱慈烺目睹这一实验过程,沉思片刻后,对随行的将领们说道:“此法若能精进,必可大幅提升我军炮兵的杀伤力。日后操练炮兵时,务必要将跳弹射击纳入必训科目,并让参谋部专门编制炮兵战术手册,使战阵与炮火配合得更加紧密。”
\n
经过这次试验,最终的结论也得以确认——四磅炮,无论是在威力、射速,还是在机动性方面,都比其他口径的火炮更适合作为野战军的主力火炮。它的便携性使得炮兵能够更快速地调整阵地,而其射程和杀伤力又足以弥补步兵方阵的火力缺陷,成为战场上的重要补充。
\n
朱慈烺心中已有决断,他负手而立,眺望远方,眼神坚定如铁。他知道,随着这些火炮的不断改进与量产,大明的军队将彻底摆脱传统冷兵器作战的桎梏,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n
朱慈烺听完工坊负责人廖启的汇报后,目光微微一凝,缓缓开口:“这些测试数据,你们是如何记录和保存的?又打算如何运用?”
\n
四磅炮的研发虽是根据搜集到的各类资料提出的改进方案,但真正决定火炮战力的,并不仅仅是火炮本身的质量,还在于造炮技艺的传承、炮兵的训练标准化,以及未来火炮战术的总结与推广。这些,才是他真正关心的,也是大明未来能否在战场上建立优势的关键所在。
\n
廖启拱手抱拳,语气恭敬但不失自信地回答道:“回陛下的话,这些火炮测试的数据,每一项都会有试验场的文员在现场记录,炮兵实时校对,工坊的工匠也会参与审核查验。在实验结束之后,我们会组织试验场、炮队与工坊三方进行研讨,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