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朱慈烺闻言,微微颔首,随即道:“哦?详细说说,究竟遭遇了哪些困难?你们又是如何逐步解决的?”
\n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欣慰道:“此方阵的构想,朕此前不过略作勾勒,毕竟纸上谈兵终究不如实战来得具体。原本以为还需经历多次推演、实战磨合,方能最终定型,没想到刘将军进展如此迅速。”
\n
刘世杰神色肃然,朗声答道:“末将与高将军操练此阵之初,便严格遵循陛下所拟定的编制,以五百六十人为一整支方阵,确立其核心骨架。然而,初次演练时便发现了几个棘手问题——”
\n
他顿了顿,扫视一圈周围诸将,见众人皆神色专注,方才继续道:
\n
“首先,是长枪兵与火枪兵之间的衔接问题。按照传统,长枪兵负责近战对抗,而火枪兵则在后方提供远程支援,但此阵要求两者密切配合,火枪兵既要在攻击间隙迅速填弹,又需在敌军逼近时及时退入长枪方阵之中,避免被突袭击溃。然而,最初训练时,火枪兵撤退的节奏掌握不当,往往导致阵型混乱,甚至被长枪兵误伤。”
\n
朱慈烺微微点头,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刘世杰继续道:
\n
“为了解决此事,末将命令军官反复调整阵型变换节奏,并让火枪兵与长枪兵成对操练,以培养默契。同时,末将采纳了一位旗队长的建议,为火枪兵设立‘撤退标识员’,由他们在适当时机吹响短哨,统一撤退信号,使火枪兵能有序后撤,并立即依托长枪兵的防线重新装填。这一改进后,火枪兵的撤退井然有序,阵型再未出现混乱。”
\n
朱慈烺听得颇感兴趣,笑道:“此法甚妙,撤退标识员的设立,的确是个好思路。可见训练过程中,基层军官的见解亦不可小觑。”
\n
刘世杰亦笑道:“陛下所言极是。末将愈发觉得,许多战场上的问题,或许高阶将领难以察觉,但长期身处训练一线的中下级军官,却能凭经验找到解决之道。”
\n
说罢,他继续道:“其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